《凤归四时歌》作为近年现象级古风音乐企划,以四季时序为脉络,融合诗词、国乐与电子元素,打造出跨越千年的东方听觉盛宴。其'全集'概念不仅包含已发布的四季主题曲,更涵盖创作手稿、器乐改编版及文化解读特辑,被乐评人誉为'用音符书写的二十四节气百科'。本文将从创作背景、音乐特色、文化内涵、跨界影响及收藏价值五大维度,解析这部颠覆传统的国风音乐史诗。
一、源起:从节气灵感到大IP孵化

项目发起人青禾在采访中透露,创作契机源于2018年故宫'四时佳兴'特展。团队耗时三年采集各地民间音律,将《月令七十二候》转化为旋律语言,并邀请五位非遗传承人参与编曲。'全集'的推出标志着该项目从单曲演变为包含12首主线曲、7支器乐纯享版及3场Live实录的完整体系。
二、破圈密码:三维度音乐创新
1. 器乐实验:古琴与合成器碰撞出'电子水墨'效果
2. 文本结构:每首歌暗含'起承转合'的宋词章法
3. 声学设计:根据季节特性调整混响参数(如春曲加入鸟鸣采样)。这种突破性尝试使专辑同时登上QQ音乐国风榜和Billboard电子乐榜单。
三、文化解码:藏在音符里的华夏密码
音乐学者指出作品中至少包含三层文化指涉:
- 表层:直接引用《诗经》《楚辞》原文
- 中层:用五声音阶对应五行学说(如商调式表现秋之肃杀)
- 深层:节拍设计暗合农事历法(惊蛰曲使用不规则的7/8拍)。网易公开课已据此开发系列音乐通识课程。
四、衍生宇宙:从听觉到多感官体验
基于音乐IP已衍生出:
1. 同名沉浸式展览(运用AI根据观众心率实时调整旋律)
2. 节气美食联名礼盒(每款点心对应歌曲高频波形图)
3. 数字藏品(NFT化乐器采样包)。这种立体开发模式为传统文化IP商业化提供新范式。
五、典藏指南:版本差异与价值分析
目前市面流通三个版本:
- 标准版(数字专辑+电子手册)
- 雅集版(含古法宣纸谱册+黑胶)
- 御藏版(带汝窑青瓷U盘)。收藏家需注意2022年前发行的初回盘包含未公开demo,二手市场价格已翻涨8倍。
《凤归四时歌全集》不仅重塑了国风音乐的表达维度,更构建起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的对话桥梁。建议听众按'春生-夏长-秋收-冬藏'顺序完整聆听,配合特辑中的创作札记理解文化深意。这部作品证明:当古老智慧遇见当代表达,便能诞生跨越时空的永恒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