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10年开播以来,韩国综艺《RunningMan》以其独特的游戏设计、成员间的化学反应和爆笑场面风靡全球。这档户外竞技真人秀不仅开创了韩综新模式,更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范。节目通过高强度的体力挑战与烧脑任务结合,展现明星真实一面,其‘撕名牌’等经典环节被多国模仿。在流媒体时代,《RunningMan》仍保持每周收视前三,衍生出电影、手游等IP产品,堪称亚洲综艺常青树。本文将解析其成功密码与文化现象。
【起源与模式创新】

2010年SBS电视台突破传统演播室限制,首创‘城市追击战’概念。制作组将整个首尔变为游戏场,7位固定成员需完成节目组布置的‘不可能任务’,每期邀请当红嘉宾参与对抗。初期以‘超能力特辑’‘间谍战’等剧情式设计打破综艺框架,2013年加入‘姓名牌撕扯’环节后收视暴涨。制作人赵孝镇透露灵感来源于‘童年捉迷藏’,通过专业PD团队将简单游戏升级为电影级制作。
【成员角色进化史】
刘在石‘国民MC’控场能力奠定基调,金钟国‘能力者’形象创造反差萌,李光洙‘背叛长颈鹿’成为笑点担当。节目巧妙利用成员特质:HAHA的鬼马、宋智孝‘ACE’女战士、池石镇‘最弱者’等标签经多年沉淀形成固定人设。2017年成员变动危机中,节目通过‘家族竞赛’‘全球企划’等主题重构团队默契,全昭旻和梁世灿的加入带来新化学反应。
【文化输出密码】
节目设计暗合心理学‘可控的冒险’理论,通过30%体力+70%脑力的任务配比吸引全年龄段。在越南、中国等地拍摄时融入当地文化元素,如‘越南咖啡任务’‘西安兵马俑特辑’。B站数据显示,其‘泥潭摔跤’‘寂静中的呐喊’等片段常年占据鬼畜区榜首。学者分析其成功在于‘去明星化’——展现艺人狼狈面引发共鸣,同时保持高质量剧情悬念。
【产业影响与挑战】
催生‘综艺电影’新类型,如《RunningMan:英雄的黎明》票房破百万。但2020年后面临三大挑战:原创游戏开发遇瓶颈、成员年龄增长导致体力限制、同类节目《第六感》等分流观众。节目组应对策略包括:引入AR技术增强现实感、增加室内推理环节、开发‘RM宇宙’衍生内容。其Youtube频道通过‘1.5倍速剪辑版’吸引Z世代观众。
《RunningMan》用12年证明:优质综艺的核心是‘真实的人际关系’而非噱头。它既塑造了亚洲综艺新标准,也启示内容创作者——持续创新与保持初心同样重要。对于观众而言,这档节目早已超越娱乐范畴,成为记录青春的文化符号。建议入坑观众从‘2013年超能力特辑’开始观看,感受最纯粹的RM精神。